2014年12月13日 星期六

生態攝影課程20141213

        今天要上的是關於生態攝影的課程,我興奮地來到視聽教室,老師首先告訴我們不同生物有不同的拍法不同角度、大小,例如把同一隻毛毛蟲拍成兩張照片,一張拍全身、一張紙拍臉部的特寫,它們的效果就有很大的不同。

         老師鼓勵我們去培養自己的「攝影眼」,意思就是讓自己的觀點不同,能看到別人看不到的東西。接著老師給我們看了一些相片,叫我們找裡面的某些昆蟲,幾乎沒有半個人可以找得到。等到老師切換到下一張特寫的照片,我們才恍然大悟。

        接下來老師跟我們解釋光圈是什麼。光圈會影響相機的進光量和相片的景深,光圈的單位通常是用F來算,數字越小,光圈越大,例如F2F22比起來,F2是大光圈,F22是小光圈。大光圈在相同的時間進光量比小光圈大,利用大光圈可以製造出散景的效果。

        老師告訴我們如何利用自然光源。自然光源的特點有:
 一、可營造好的氣氛
 二、有時比閃光燈好用,因為比較自然
 三、在逆光狀態下會黑黑的,但可以製造剪影的效果
 四、逆光時,還可以讓拍攝的物體呈現晶瑩剔透的感覺
 五、拍攝鳥類時,一定會用到自然光源,因為距離很遠,所以沒辦法用閃光燈捕捉到

        老師還教我們如何用輕微過曝來增加整體的感覺,如果相機上顯示+1的話,意思是過曝,0是普通狀態,-1則是曝光不足。

        但是,閃光燈也不輸給自然光源喔!閃光燈可以拍到像鱗粉的細節,也可以增加凝結的效果,尤其對會動的生物最有效。反光圈也可以改變光源方向,比較不會造成逆光,老師提醒我們逆光狀態下要記得打閃光燈,以免要拍細節時,拍得不清楚。

用兩個閃光燈在相對的角度照光,可以製造出消影的效果,讓本體更凸顯,不被影子干擾。下列是製造多方向光源可以用到的東西:
一、手電筒
二、錫箔紙
三、白紙
四、保麗龍板
五、其他光源或能反射光的物體 
如果要用手電筒等光源至多方向光源的話,要從閃光燈的反方向打燈,千萬不要打偏了,否則可能會同時出現兩個影子。利用多方向光源還可以表現三維物體的油亮光澤感。

        老師說,有時柔化光源也是一個很好的拍照方式。柔化光源的好處如下:
一、讓照片更有飽和度和穿透力
二、讓照片變得較柔和
三、減少用普通閃光燈的魚肚白現象
四、讓光線更均勻
五、讓相片看起來像是沒打閃光燈的樣子

        接著老師告訴我們要如何柔化光源,你可以在閃光燈前加上擴散板、柔光罩、描圖紙、衛生紙、塑膠袋、底片和養樂多空罐在側面打洞後卡在閃光燈上,只有閃光燈可以跳起來的相機可以用等。

        記得用來柔化光源的物體不要靠閃光燈太近,因為閃光燈拍下去的那一秒是高熱的。如果你把用來柔化光源的物體直接貼在閃光燈上,它有可能會被燒壞。所以,柔化光源時,記得要讓用來柔化光源物體和閃光燈中間隔一段距離。

        接下來老師教到了重要的快門。快門會影響進光量,且與物體會不會動、動得快不快,有直接的關係。普通相機的快門是六十分之一秒,在拍移動得很慢的昆蟲或者是蛹時,可以用一百二十五分之一秒的快門。在拍微微晃動的物體時,可以用兩百分之一秒的快門。風很大時,最好將快門調快,因為如果相機晃動,會很難拍攝物體。

再來是感光值ISO的介紹:
一、一般狀況時,感光值都設在100
二、如果光源不足且拍攝物體移動得較快,最好設400度甚至是800度再拍攝
三、拍星星及螢火蟲等只含有微弱光線的光源時,要將感光值設得非常高

        要拍比較黑暗、不清楚的物體時,可以把感光值調高,它會讓被拍攝的物體變得較清楚。可以利用生物周邊的環境,拍攝有趣的照片,例如要拍一隻小昆蟲時,如果它上方的葉子剛好有一個洞,就可以透過那個洞去拍攝昆蟲,達到讓觀賞者把焦點聚集在昆蟲身上的效果。

老師還教我們如何利用焦平面概念清楚地拍攝物體,焦平面概念的意思就是跟鏡頭平行的位置拍的最清楚,且焦平面概念跟光圈有很大的關係。可以用腳架輔助曝光和拍攝等效果,利用剪影可以拍出形狀較特殊的物體,利用特寫可以拍攝物體身上特別的部分。

再來是偏光鏡的功能介紹:
一、濾掉雜光
二、去除水面反光
三、讓顏色更飽和
四、有時想拍混雜的背景時,最好不要用偏光鏡,可能會造成反效果

拍攝時如果拍不到物體的特寫沒關係,只要拍一張照片回家再放大裁切就好了。

近距離的「小花模式」可以清楚的拍出生物整體的輪廓,讓背景變得模糊。

廣角也不輸給小花模式喔!利用廣角可以拍出物體和它的棲息地,但是拍攝物體會變小。 
  
最後是生態攝影的注意事項:
一、避免穿太鮮豔的衣物
二、昆蟲很怕大動作,所以拍攝昆蟲時要小心接近


        我今天學到了很多攝影的技巧,也知道了很多有趣的事。希望我把這次的知識消化完後,我的攝影技術會再增長一節。